

我从V23升级上去,升级完成之后一段时间某一天,apt upgrade时更新内核失败,接下来每次apt update/upgrade 均已失败告终,论坛里原子保护了,但输入sudo deepin-immutable-ctl disable-system-protect enable 提示没找到命令,真是服了
磐石的快照管理界面在备份还原里面,beta版本会对外推送。
我从V23升级上去,升级完成之后一段时间某一天,apt upgrade时更新内核失败,接下来每次apt update/upgrade 均已失败告终,论坛里原子保护了,但输入sudo deepin-immutable-ctl disable-system-protect enable 提示没找到命令,真是服了
这个命令调整了,避免用户误操作,现在是个单独命令 deepin-immutable-writable
刚开始,出问题很正常吧。好象现在不可变系统比较时髦,开放麒麟新版本也是不可变系统。

刚开始,出问题很正常吧。好象现在不可变系统比较时髦,开放麒麟新版本也是不可变系统。
其实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不可变究竟是对用户透明还是不透明。
透明的体验肯定会好一些。
不透明可以对当前系统状态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如果折中一下,也许可以在检测到有程序想要对受保护的目录进行写操作的时候,提醒用户
1立即创建快照之后继续操作,后悔了出问题了,可以立即还原。
2用户确认拒绝。
3临时写入,进行试用,重启后还原。 true Image就有这种模式。
其实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不可变究竟是对用户透明还是不透明。
透明的体验肯定会好一些。
不透明可以对当前系统状态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如果折中一下,也许可以在检测到有程序想要对受保护的目录进行写操作的时候,提醒用户
1立即创建快照之后继续操作,后悔了出问题了,可以立即还原。
2用户确认拒绝。
3临时写入,进行试用,重启后还原。 true Image就有这种模式。
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比如说我买的小鹏汽车,买了两个家充桩,居然一个手机号只能绑定一个,开发的脑袋进水了。
所以,在开发之前,确实应该把逻辑搞清楚。有的问题在开发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Popular Events
More
1.提升自身的可靠性,先保护好自己。
周末升级后,系统挂了,用磐石系统还原后依然存在不正常的情况,未能完全还原。说明磐石自身也不是那么靠谱,一个升级失败把自己废了至少1半。我装了comodo time machine的单位公用办公计算机,快10年了,一直正常执行自动的重启还原操作,没出过问题。
2.提供更强大易用的用户界面。
磐石的grub界面不友好,功能也弱。(1)自动备份快照名称很长,界面上显示不全,有时都不知道该选哪个;(2)没有对快照的管理功能,例如删除、重命名快照的界面。这点可以参考雨过天晴、comodo timemachine的界面,它的类似grub层面的界面也有完整的快照管理功能。而进入操作系统后的界面功能更全面,还可以设置定时、定量删除旧快照,重启自动还原等。deepin系统内部的备份还原和磐石并非完全配套的软件,其似乎底层技术路线似乎有所不同,因为它的备份点列表和grub中磐石的并不一致。这个容易导致用户困惑,我此前一直以为这个和前述的系统保护软件一样,备份还原工具只是系统内部的一个还原点管理界面。现在看来是2个不同的东西。
可以参考的界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