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阶段, 先不说所有个人用户会不会考虑用国产系统, 现在用国产系统的, 大部分应该都是 开发者 和 被要求必须要用的人群, 开发者 用 国产系统作为主力使用系统, 那是不现实的 ,
这个也安装不了, 哪个也安装不了, 就让开发者只能把 国产系统作为备用系统, 作为编译环境
远程连接国产系统桌面环境, 尤其是涉及多媒体, 音视频类, 外设相关开发, 使用有桌面的目标环境是必需的
可是这糟糕的远程桌面服务支持, 太男了
这个卡顿, 不顺畅, 反应慢, 不单单是 rdp 服务的包没有给做好适配, 根源在 DDE , 在 UKUI !!! 少点没用的动效, 少点没用的过渡, 少点儿没用的半透 , 真机直接用都卡的忽闪忽闪的 , 远程桌面, 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更扯的都配的有独显了, 别说你这些动画效果, 理论上来说, 那显卡不说打黑猴儿, 至少打个 CS 至少可以可以保 200帧以上的吧, 那能不能反省一下, 问题在哪儿?
不是硬件不给力, 别人用 Gnome 的 连显卡都没有, 不是胡扯, 我用的 FreeBSD 系统运行在 Hyper-V 里, 真的没有显卡, LLVMpipe 纯软的, 它的远程桌面连上去都可以 4K 丝滑毫无延迟
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体验到丝滑的国产系统的远程桌面服务了
我这边用rustdesk,觉得效果不错啊,其实不如考虑内嵌这个功能,这样用着用着就习惯了😂
可能目前兼容性最好的,是向日葵。
但向日葵的龙芯版本已经远远落后于现行版本,已经出现了不兼容识别码的情况。
tiger vnc server 性能没问题呀
自建的rustdesk,到目前为止没出现过性能问题,非常丝滑。
同用vnc,没遇到啥问题。
我甚至不知道楼主说的远程桌面服务是什么?
系统有内置这个功能吗?
同用vnc,没遇到啥问题。
我甚至不知道楼主说的远程桌面服务是什么?
系统有内置这个功能吗?
现在的Linux桌面不都在支持RDP协议了来着

VNC 那 卡顿的体验感, 以及 对 HiDPI 的糟糕支持, 就别提了, 用来远程管理一下服务器还行, 用来远程桌面就算了
至于向日葵, ToDesk 之类的就算了, 又是要中转服务器, 又是要另外的账号什么的, 局域网体验并不舒服
rustdesk 需要另外安装客户端, 它并不像 支持 RDP 协议的客户端那么普遍
抛开那些有的没的, 那么为什么 RDP 协议的就不能做好了 ?
xrdp , freerdp 服务端也都是开源的, 为什么 Gnome 可以做好的, DDE , UKUI 做不好?
建议大家试过之后再抛出自己的意见, 比如体验一下 Debian Gnome 远程桌面服务 , 体验一下 FreeBSD xrdp 远程桌面服务, 体验一下 MacOS ARD 远程桌面服务 使用 苹果 ARD 客户端 和 单独使用其他 VNC 客户端的不同体验, 再来说其他的远程桌面也可以 ?

tiger vnc server 性能没问题呀
tiger vnc 客户端无法支持 HiDPI , 我日常使用的显示器都是 启用 HiDPI 的 4K 分辨率以上的
tiger VNC 客户端会出现要么画面模糊, 要么太小看不成的问题 , 在 Tiger VNC 没有加入 HiDPI 之前这个没办法
同样的问题还有 QEMU 的 viewer
目前只有 RDP 协议的客户端 和 macOS 自己的 ARD 客户端(屏幕共享) 完美支持 HiDPI
而且 VNC 的画面的滞后感非常明显 , 建议体验一下 Gentoo , Debian 12, Ubuntu 24.04 之类的比较原生态发行版上 Gnome 自带的 gnome-remote-desktop 服务,
在 Gnome 设置 里 , 找到 Settings - System 里的 Remote Desktop -> Desktop Sharing 或者 Remote Login 或者 从 Settings - Sharing 里找到 Remote Desktop , 打开它, 然后用 Windows 自带的远程桌面连接, 或者 下载的 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客户端 , 或者 macOS 里下载的 Windows App 应用 , 连接它, 体验一下正常的远程桌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有 IPv6 的环境里, 也根本不需要 向日葵, TeamViewer, ToDesk 之类的需要注册第三方管理账号的方式 中转连接

比如, 我需要这样的工作环境, 各种发行版, 各种架构的OS实例里随时切换, 不是单独连某一个远程桌面
例如, 我可以使用 CLion 或者 VC Code 在不同的环境 编译同一个项目, 有 UI 的应用, 在不同的系统做适配, 就需要寻求一种能适合大部分操作系统的 远程桌面服务 解决方案, 目前 支持 RDP 协议的 xrdp , gnome-remote-desktop (使用 freerdp2, freerdp3 实现)
Windows, ARM win11 , Debain , Ubuntu , FreeBSD , 甚至 运行在 OrangPi 香橙派 和 赛昉星光2 开发板上的 Debain 和 Ubuntu 都可以, 运行在 龙芯 3A6000 上的 virt-manager 管理的 虚拟机里的 loongnix20 都有顺畅的体验感
但是 UOS, Kylin 之类的 用 VNC, xrdp, freerdp-shadow-cli 实现的 远程桌面服务, 都非常卡, 不仅仅是卡, 是这些几乎都没实现开箱即用, 它们几乎都是仅仅是可以安装, 甚至你都无法正常启动这些服务
要说性能不行, 那肯定不是, 因为 Debian , Ubuntu 系统都可以在 orangpi, visionfive2 这些性能弱爆的设备上启用远程桌面并且客户端可以丝滑连接使用, 而且我全是使用 3840x2160 分辨率的使用
但是 Deepin , UOS, Kylin 没一个行的 , 经过很久的折腾, 发现问题根本就不在是使用 VNC 协议 还是 RDP 协议, 还是哪些第三方甚至收费的 远程桌面实现方案, 结果都是卡, 非常的卡, 问题在这几个国产系统的 DE 上

如果要说为啥我这么哀伤, 是因为我真的有几个国产电脑了... 将来会更多.... 有再多, 能用起来, 能天天用起来, 它不重要么 ?
国产设备情况 我这里有
龙芯 3A6000 , 32GB RAM, AMD RX6400显卡
飞腾 D3000, 64GB RAM, AMD RX6400显卡
以及各种 派, 树莓派,香橙派, 龙芯派, 赛昉星光2 之类的
常用设备有
Apple silicon M2 Max , 32GB RAM
Apple silicon M3, 16GB RAM
AMD Ryzen 7 8845HS, 32GB RAM, 核显 AMD Radeon 780M Graphics
Intel 12700H, 32GB, Nvidia RTX3070Ti 显卡
如果极端在意性能的话可以看一下专门为游.戏场景的moonlight/sunshine,这一组也可以当成普通的远程桌面用

如果极端在意性能的话可以看一下专门为游.戏场景的moonlight/sunshine,这一组也可以当成普通的远程桌面用
这个 不确定在 国产系统能配起来, 这一套折腾下来, 还是挺费劲的 , 并不太容易
而正常的 Gnome 桌面只需要在设置里打开一个 选项开关......
十几个系统环境,几个不同的架构的, 依赖包大概率是不一致的, 每个来一遍,有点想 s ...
不过非常感谢, 这也算是一个途径吧, Sunshine + Moonlight 一般是 Windows 平台为远程游 戏的方案
xrdp 或者 freerdp-wayland-cli 实现的 RDP 服务也是毫秒级的, 通过 IPv6 同城访问也依然是 毫秒级的, 跨省, 大概 1500 公里以上会有大概 15~ 30毫秒的延迟, 千兆局域网 rdp 协议的服务端 和 客户端 屏幕是几乎完全同步的
我尝试一下在 国产系统配置 Sunshine 服务, 这个不一定能成功, 国产系统的内核太 陈 旧了

确实卡
这个应该和国产操作系统关系不大吧,一个Linux软件能不能在发行版上跑起来基本上只看硬件平台和打包者的水平,别听上游胡咧咧,他们懂个*的软硬件要求。
AOSC那边出了 amd64/arm64/loongarch64/loongson3/ppc64el/riscv64 全平台的包,这玩意扔龙芯和rv64上跑起来肯定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Deepin这边主要问题是小众需求不太有精力去在软件源里兼顾,可以试着自己去抄AOSC那边的自己编译一下试试看:https://github.com/AOSC-Dev/aosc-os-abbs/tree/stable/app-multimedia/sunshine
至于其他国产操作系统也一样,大概率没精力管,真要回复你说上游不支持他们打不出来那就是菜,别拿着上游不支持找借口。
另外给一个小建议哈,如果经费比较充裕的话这种复杂软硬件矩阵的开发和测试环境可以考虑一下上个PiKVM之类的外部硬件了。远程桌面这一块各家操作系统和桌面环境生态肯定是要做好的,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用采集卡体验和配置起来更方便一些。

KVM 切换起来属实也比较费劲, 而且只能多选一, RDP Server 的话, 就是可以同时操作好几个的
我三个 3840x2160 的屏 , macOS 的设备使用这三个屏幕, rdp 连接 Windows 和 freeBSD, windows 的 画面 直接 拉到 左侧屏幕最大化, FreeBSD 的 桌面直接拉到 右侧屏幕最大化, macOS 桌面中间操作其他事务 , 一套鼠标键盘, 同时无缝控制至少三个不同的桌面系统,
实际是 两边的一会儿是这个系统, 一会儿是那个系统, 已经尽最大可能的想满足这多达十几个不同架构和OS 的 场景
比如我调试 程序, Linux 作为 server 端, Windows 作为 client 1 连接某采集设备 H1 , macOS 作为 client 2 连接某显示和回放设备 H2, 当然, 实际情况是 这几者是需要根据调试需要不停的变换的, 所以目前我是用 RDP 协议来统一管控这些 VDI 的桌面, 龙芯设备的宿主系统是 Debian 也没问题, 除了国产系统之外
昨天我又继续尝试了 自行编译 Sunshine 和 xrdp , 因依赖包的太多, 一个一个调整, 加上 github 的断断续续, 均宣告失败...
真心希望国产系统能在 RDP 协议的 远程桌面 服务上用点心 , 还有就是尽快升级内核和基线系统版本吧, 龙芯的还好一些, 至少我现在用的挺正常了, 飞腾D3000 的 可就太难受了
Popular Events
More
国产的系统主要也就是 统信(深度) 银河麒麟, 中科方德 这几家, 这已经好几家了 ,
那么从架构 上又有 amd64, arm64 , loong64, sw64 这么几个主要的架构 要做适配,
那么 3 x 4 = 12 , 对一个负责国产系统适配这个事情的人来说, 就是 12 个不同的操作系统, 那么一个人旁边能不能摆的开 12 个电脑?
如果考虑 Windows , 那么至少再加两个
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必然是 远程桌面
可是 , 以上系统,以上架构, 任何一个, 远程桌面服务, 不是说某一个的远程桌面服务是LaJi, 是在座的所有, 都是La Ji !
无论是 Windows 的远程桌面服务, 还是 Gentoo, Debian , FreeBSD 系统上提供的 gnome-remote-desktop 服务, 只要对比一下 , 就知道 , 国产系统的 远程桌面, 一是启动不了, 二是各种修修补补能启动了, 客户机还连不上, 连上了就黑屏, 不黑屏的情况, 已经是烧高香了, 然后点一下鼠标, 无奈的放弃了, 卡, 非常的卡, 卡到怀疑人生
你要说显卡不行吧, 还真不是, 就那卡的要死的客户端远程桌面窗口里, 你要跑一下 glmark2 , 还能得到 10000 多的得分, glxgears 也都可以至少 60FPS 以上
就连 OrangPi5 里运行的 Ubuntu 的远程桌面服务, 连上去也是非常丝滑, 3840x2160 的分辨率依然毫无迟滞感
龙芯架构上安装的 Debian sid 里用 libvirt 虚拟的 Loongnix20 开启 xrdp 服务连进去都是丝滑无比
但就偏偏 UOS, Kylin 这些 所谓的专业版系统, 那远程桌面体验, 就别提多糟糕了
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专业的系统, 在这方面真的非常不专业, 希望 UOS, Kylin 团队 负责这方面的人看到了来P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