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feelings] 图标的三级收藏和deepin启动器被吐槽的原因。
Tofloor
poster avatar
没事儿瞎转悠
deepin
a day ago
Author

看到有人吐槽启动器,忍不住还是加入。本来是回复贴,字多单开一个。


xp和xfce这种非常传统和古老的桌面,任务栏和收藏栏是分离的。现在桌面任务栏和收藏栏是合一的。对任务栏和收藏栏合一的完全利用是gnome桌面,开始按钮按下的启动器更像是收藏栏的扩展。出现在收藏栏的图标不会重复出现在启动器中。同样的还有手机现在的非抽屉模式,图标完全铺展在桌面上。

大部分桌面在任务栏和收藏栏合一的情况下,依然在启动器中设置收藏栏,主要原因是兼容用户习惯。这时启动器中的收藏的图标是用户可以自定义固定的。现在deepin的常用违反这点,不满足使用需求,所以被喷。并且占用启动器太大面积,导致启动器非常鸡肋。一般仅用到左边狭窄部分。就如现在的智能手机,结合地点wifi时间等场景信息推荐应用,也仅仅是占用非常小范围动态推荐三四个应用而已。

对应用图标展示的需求,一直都是收藏栏为主,包括xp。xp时候桌面图标充当了收藏栏功能,桌面很多图标。树形菜单仅安装新软件和查找系统功能时候使用。在linux上用不到了,控制中心集成了所有系统设置功能,不像windows那么分散。

所以启动器第一重要的是展示用户定义的收藏图标功能。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启动器抛弃树形分类是趋势,分级收藏布局的理念才是未来。置于动态推荐,频率排行之类的都是鸡肋。对此提出三级收藏观点:

一级收藏:桌面置顶层收藏。任务栏和收藏栏合一实现了这个功能。固定在任务栏的最最常用的应用,无论在何种非全屏应用下,都能看到收藏的图标。特点是不需要额外操作,仅需鼠标移动点击就打开。但dock模式的自动隐藏不如常驻直观,不自动隐藏则dock又不好看。

二级收藏:启动器中的收藏栏或启动器首页或桌面图标。打开启动器第一时间看到,仅需要打开启动器这个额外操作。或显示桌面就能看到,需要点击显示桌面这个图标。

三级收藏:其他应用。不包括一二级收藏栏内图标的其他应用,或包括一二级收藏栏的所有应用。需要额外操作,不再关注需要多少操作,是搜索还是分类。

在这个观点下去看各个桌面环境:

xfce:任务栏和收藏栏没有合一,plank可以代替补充来实现。启动器固定和任务栏分离过于传统。Whiskermenu实现了二级收藏,仍保留传统模式,三级收藏以分类模式占用大部分位置。

mate:如xfce.

xp:如xfce。没有一级收藏,二级收藏靠桌面或第三方应用或开始固定的那几个。

win7:任务栏和收藏栏合一实现一级收藏。二级收藏靠主要靠桌面,开始菜单收藏不常用。

cinnamon:如win7.

lxqt:如win7.

kde:在不考虑挂件定义的情况下,默认任务栏和收藏栏合一实现一级收藏。启动器一打开的收藏页或桌面图标实现二级收藏,三级收藏和xfce的whiskermenu类似。算是xfce的whiskermenu+win7.也可能whiskermenu是后来的?没留意。挂件中有个ditto menu启动器,就两页,收藏和所有应用。用kde的可以尝试下。

gnome:默认没有一级收藏,任务栏需要打开启动器出现。二级收藏也仅启动器中二级收藏,没有桌面图标。这个桌面比较理想化,将任务栏、启动器、窗口预览、tray小图标合一了。通过扩展插件dash-to-panel,可以将任务(收藏)栏固定为windows样式,实现一级收藏。启动器首页或插件Desktop icon NG启用桌面图标实现二级收藏。tray小图标也可以用插件实现。存在兼容性问题,尤其是国内应用方面。它的三级收藏属于其他应用,而不是像其他桌面环境那样所有应用分类占用很多内容。在三级收藏中,这个比较简洁,排除了已经出现在一二级收藏中的图标。

openkylin:算是win7或kde传统模式的各方面优化加强版。唯一不算是缺点的缺点是启动器布局略微有一点复杂,功能有重复的地方,可能是为了兼容各种需求吧。大小调整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像kde那样自由拖动。

deepinos:任务栏收藏栏合一实现一级收藏。桌面图标实现二级收藏,启动器实现三级收藏。启动器没有实现二级收藏,跟xp差不多一个级别,能简单固定几个应用好像。

安卓(抽屉模式):最下方常住应用一级收藏,首页二级收藏,翻页二级半或三级收藏,抽屉三级收藏。

deepin的启动器没有很好实现二级收藏功能,这是被吐槽的原因。


下面是AI优化版本:

在桌面环境的发展史中,任务栏与收藏栏(或称快速启动栏)的关系经历了显著变化。

一、 从分离到融合的趋势

传统时代 (如 XP, XFCE): 任务栏(展示运行中窗口/任务)与收藏栏(用户固定常用应用的快捷方式)通常是分离的实体。
融合时代 (主流现代桌面): 两者功能合二为一,任务栏兼具显示运行任务和固定常用应用图标的功能。GNOME 对此理念贯彻最深:按下“开始按钮”打开的启动器 (Launcher),其首页展示的就是收藏栏的延伸。出现在融合任务栏(通常称为 Dock 或面板)的图标不会重复出现在启动器首页。手机的非抽屉模式(图标铺满桌面)也是类似逻辑。
二、 融合时代下启动器的核心角色:用户自定义收藏
虽然任务栏与收藏栏融合实现了一级收藏(见下文分级),但绝大多数桌面环境仍保留启动器中的“收藏”或“常用”区域,核心原因在于:

兼容用户习惯: 从分离模式过渡。
用户主导权: 该区域的图标应由用户主动选择和固定。这正是 Deepin 启动器的关键痛点:其默认占据启动器主要面积的“常用”应用是系统基于频率(或类似算法)动态生成,并非用户自定义,违背了这一核心原则。
三、 用户需求的核心:明确的分级收藏体系
对应用图标的获取需求,历来是以 收藏为核心:

XP 时代: 桌面图标充当了主要收藏栏角色。
现代桌面: 融合任务栏(一级收藏)和启动器首页/桌面(二级收藏)是主力。树形菜单主要用于安装新软件后的初次寻找或查找分散的系统功能(在 Linux 上,系统设置通常已集中于控制中心,重要性降低)。
因此,启动器的首要使命是为用户提供自定义收藏(二级收藏)的空间。抛弃传统树形分类、拥抱以用户自定义为主的分级收藏布局是发展趋势。基于频率的动态推荐或常用应用排行是次要的、锦上添花的功能,且应严格控制展示面积(如同智能手机基于场景的小范围动态推荐)。

四、 清晰的三级收藏定义

一级收藏 (最高优先级): 位于任务栏/面板 (常驻或 Dock 非自动隐藏状态)。无论运行什么应用,都能即时看到、极低操作成本(鼠标移动+点击即可启动)。实现方式: 任务栏与收藏栏融合。缺点:Dock 自动隐藏时不如常驻直观;常驻又可能影响美观或屏幕空间。
二级收藏 (次优先级): 位于启动器首页/收藏夹 或 桌面图标。打开启动器第一眼即见或显示桌面即可见。需要额外一步操作(点击启动器图标或“显示桌面”)。
三级收藏 (最低优先级/探索区): 包含所有未被纳入一、二级收藏的应用。可能需要搜索、翻页或依赖分类结构。操作成本高于前两者。
五、 各桌面环境分析(基于分级收藏视角)

XFCE / Mate / XP: 任务栏与收藏栏分离(默认无成熟“一级收藏”,可借助第三方 Dock 如 Plank 补充)。二级收藏依赖桌面或插件(如 Whiskermenu)。三级收藏常以分类树为主。保留较多传统模式。
Win7 / Cinnamon / LXQt: 一级收藏 通过融合任务栏实现。二级收藏 主要依靠桌面,开始菜单的收藏功能使用率相对低。
KDE:
默认 (Application Launcher): 一级收藏 在融合任务栏。二级收藏 在启动器首页“收藏”区域(通常较小且非全屏展示)。三级收藏 是分类应用列表。
替代方案 (如 Ditto Menu): 更纯粹地分两级页面:收藏页(二级) + 所有应用页(三级)。
GNOME (原生 / Dash to Dock):
原生: “融合面板”需按 Super 键激活,才能显示 Dock (可视为一级收藏)。
Dash to Panel 扩展后: Windows 式融合任务栏常驻桌面,完美实现一级收藏。
二级收藏: 启动器首页 (即收藏区) 或 通过插件 (Desktop icon NG) 启用桌面图标。两者均可。
三级收藏: 是所有其他应用(简洁明了,一二级收藏图标不重复出现在这里)。
OpenKylin: Win7/KDE 模式的加强优化版。一级收藏在任务栏,二级收藏在启动器首页。启动器功能丰富且可定制性强(可调大小?)。优点在于兼容性和功能完整性,潜在缺点是布局略显复杂(可能为兼顾不同习惯)。
Deepin:
融合任务栏实现一级收藏。
桌面图标可实现二级收藏。
核心问题在启动器: 它本该是强大的二级收藏管理工具(让用户自定义固定图标),却强行用大面积系统“常用应用”推荐替代了这一功能,并将其定位为应用主要入口(三级收藏区)。这与 XP 时代简陋的开始菜单无本质区别(仅能简单固定几个)。未能满足用户在启动器中设置自定义二级收藏的核心需求。
安卓 (抽屉模式):
一级收藏: 底栏 Dock。
二级收藏: 主屏幕图标(翻页仍属二级)。
三级收藏: 应用抽屉。
结论 (重申观点):

Deepin 启动器被吐槽的核心原因,在于它未能充分理解和满足现代桌面环境下用户对 “自定义二级收藏” 的核心需求。动态推荐功能的面积占比过大、用户主导权弱化,导致作为应用总入口的启动器变得“鸡肋”(用户通常只看左边狭窄区域)。真正的趋势是以用户自定义为核心的分级收藏体系(任务栏一级 -> 启动器首页/桌面 二级 -> 完整列表/搜索三级),而不是强制推送的常用排行。启动器第一重要的,永远是让用户方便地管理和访问他们自己选择的常用应用。Deepin 若能回归这一根本,优化体验指日可待。

Reply Favorite View the author
All Replies
1 / 2
To page
豆浆包子
deepin
a day ago
#1

没那么复杂,应该是细节没来得及打磨而已。

Reply View the author
没事儿瞎转悠
deepin
a day ago
#2
豆浆包子

没那么复杂,应该是细节没来得及打磨而已。

脱了很久了,新UI并不新

Reply View the author
蒙笛
deepin
20 hours ago
#3

一直很喜欢mint下的一个第三方启动器/开始菜单Cinnamenu,官网https://cinnamon-spices.linuxmint.com/applets/view/322

左侧是分类,右侧是程序图标。收藏夹放置自己需要的程序,可以调整顺序,可以添加删除,自主权完全在用户。
image.png

其他的按分类,点击左侧分类菜单,可以在右侧图标区域看到该类型下的所有程序图标。这个逻辑还是菜单的逻辑,但图标显示,使的寻找程序更加高效(你的可视空间相当于 分类数 * 右侧图标区域)。 现在deepin、openkylin的设计左边分类和右侧的收藏/常用两个区域完全独立的(你的可视空间相当于 分类区域 + 右侧图标区域)。

image.png

支持根据屏幕分辨率、程序图标多少,手动调整菜单大小。这个现在各种屏幕大小不一,每个人安装程序多少不一,能够动态调整菜单大小很方便。
image.png

有丰富的菜单设置项目,可以定义菜单图标、图标大小、搜索引擎、动画行为、整体布局等内容。
image.png

Reply View the author
猫粮
deepin
19 hours ago
#4

虽然写了很多,但是我感觉你直接漏了win10啊,win10就是最完美的方案,而麒麟的ukui开始菜单也不是win7模式而是win10模式。

Reply View the author
猫粮
deepin
19 hours ago
#5

openkylin的并不是win7增强模式,而是win10增强模式。虽然论坛里很多人不待见麒麟,但是我必须说这是我最喜欢,觉得做得最好的开始菜单,完全满足了我的使用需求。下面我详细讲讲这个开始菜单,任务栏就不讲了,也是可以拖拽拜访图标的。

使用系统为目前测试中的openkylin2.0 sp2

左侧三种模式

1.使用频率排序,会根据你打开次数排序,基本上就是文件管理器浏览器那些会排前面。

1.png

2.功能排序,字面意思,基本上各个系统这类排序都很乱来,基本上不用。
2.png

3.字母排序,就是win10那个,点击字母也会出现字母选择,也挺方便好用的。
3.png

右侧是收藏和最近使用文件两种,有能力的可以自己写插件加功能,比如ai助手

1,最近使用,类似win11那个最近文件,我很少用,或许有人会有需求。
4.png

2.收藏,也就是绝大部分人最常用的部分,不用多说了,支持拖拽排序。

2025-07-06_16-38-02.png

收藏支持批量编辑模式,类似手机平板,方便管理。

2025-07-06_16-39-46.png

支持应用组,字面意思,方便管理。

5.png

全屏模式不多说了,功能差不多,而且我觉得图标大小和间隔比目前deepin的超大图标要合理。

image.png

Reply View the author
没事儿瞎转悠
deepin
19 hours ago
#6
蒙笛

一直很喜欢mint下的一个第三方启动器/开始菜单Cinnamenu,官网https://cinnamon-spices.linuxmint.com/applets/view/322

左侧是分类,右侧是程序图标。收藏夹放置自己需要的程序,可以调整顺序,可以添加删除,自主权完全在用户。
image.png

其他的按分类,点击左侧分类菜单,可以在右侧图标区域看到该类型下的所有程序图标。这个逻辑还是菜单的逻辑,但图标显示,使的寻找程序更加高效(你的可视空间相当于 分类数 * 右侧图标区域)。 现在deepin、openkylin的设计左边分类和右侧的收藏/常用两个区域完全独立的(你的可视空间相当于 分类区域 + 右侧图标区域)。

image.png

支持根据屏幕分辨率、程序图标多少,手动调整菜单大小。这个现在各种屏幕大小不一,每个人安装程序多少不一,能够动态调整菜单大小很方便。
image.png

有丰富的菜单设置项目,可以定义菜单图标、图标大小、搜索引擎、动画行为、整体布局等内容。
image.png

这个跟kde的一样,arcmenu,xfce那个也都这样了。

Reply View the author
猫粮
deepin
18 hours ago
#7

对了忘了说了,上面只是单纯介绍。我不推荐任何人使用openkylin,免得说我是水军joy

Reply View the author
蒙笛
deepin
18 hours ago
#8
没事儿瞎转悠

这个跟kde的一样,arcmenu,xfce那个也都这样了。

是,其实这些类型大同小异,简单好用。

基于官方代码fork一个难不难,mint下的也是第三方,gnome也是插件形式。
dde写第三方插件难不难,有没有相关资料。

Reply View the author
没事儿瞎转悠
deepin
18 hours ago
#9
蒙笛

是,其实这些类型大同小异,简单好用。

基于官方代码fork一个难不难,mint下的也是第三方,gnome也是插件形式。
dde写第三方插件难不难,有没有相关资料。

不清楚这方面。DDE不稳定,就现在这乱七八糟的样式,以后估计会改。到时候再不兼容了。你做个单独的启动器,替换会好点

Reply View the author
没事儿瞎转悠
deepin
18 hours ago
#10

任务栏dock之前反馈取消两行,结果没了。控制中心首页图标无意义,结果原来三栏式控制中心也没了。文件管理器反馈标题行太高,现在两行更高了。右下角点击时间打开日历反馈慢,然后右下角点击打不开日历了。现在25正式版发布了,多反馈bug和UI问题,估计有精力做个新的了。

Reply View the author
许言午
deepin
18 hours ago
#11

楼主分析的很到位
希望官方看到用户的心声

Reply View the author
账号
deepin
17 hours ago
#12

拒绝花里胡哨

Reply View the author
buyike
deepin
Solutions Team Moderator
16 hours ago
#13

like 以上均点赞。

image.png

image.png

Reply View the author
buyike
deepin
Solutions Team Moderator
15 hours ago
#14
猫粮

openkylin的并不是win7增强模式,而是win10增强模式。虽然论坛里很多人不待见麒麟,但是我必须说这是我最喜欢,觉得做得最好的开始菜单,完全满足了我的使用需求。下面我详细讲讲这个开始菜单,任务栏就不讲了,也是可以拖拽拜访图标的。

使用系统为目前测试中的openkylin2.0 sp2

左侧三种模式

1.使用频率排序,会根据你打开次数排序,基本上就是文件管理器浏览器那些会排前面。

1.png

2.功能排序,字面意思,基本上各个系统这类排序都很乱来,基本上不用。
2.png

3.字母排序,就是win10那个,点击字母也会出现字母选择,也挺方便好用的。
3.png

右侧是收藏和最近使用文件两种,有能力的可以自己写插件加功能,比如ai助手

1,最近使用,类似win11那个最近文件,我很少用,或许有人会有需求。
4.png

2.收藏,也就是绝大部分人最常用的部分,不用多说了,支持拖拽排序。

2025-07-06_16-38-02.png

收藏支持批量编辑模式,类似手机平板,方便管理。

2025-07-06_16-39-46.png

支持应用组,字面意思,方便管理。

5.png

全屏模式不多说了,功能差不多,而且我觉得图标大小和间隔比目前deepin的超大图标要合理。

image.png

image.png

但全屏的我还是喜欢deepin的,更简洁美观,当然这些都是个人喜好。

Reply View the author
猫粮
deepin
14 hours ago
#15
buyike

image.png

但全屏的我还是喜欢deepin的,更简洁美观,当然这些都是个人喜好。

那你确实很久没看了,这个跟3.0的是一样的

Reply View the author
没事儿瞎转悠
deepin
12 hours ago
#16
猫粮

那你确实很久没看了,这个跟3.0的是一样的

openkylin的启动器做的挺好,就是它启动器各部分是分开的,不是像gnome那样凑成一个逻辑上的“所有应用”。右侧收藏去除,仅保留左侧,然后放大扩展到整体区域,依然有完整的启动器功能。并且置顶功能可以实现二级收藏,排序和分类搜索可以实现三级收藏。这样原有的收藏区域就不是不可或缺的。

就像现在的deepin启动器,左右栏互换图标风格位置,我的常用和最近安装 在 左边窄竖栏 以列表形式排序,右侧 带置顶和分类和搜索功能的所有图标 以图标形式出现。更符合现在这个设计想要实现的效果。我的常用改为最近使用。

调整方案如下:左栏列表模式,分为两部分。上面一部分是“最近使用”,按时间展开几个最近使用过的程序。按时间的方式可以锚定记忆中的打开顺序,提供打开最近关闭的程序的功能。下面一部分是“最近安装”,提供将最近安装的程序快捷置顶的功能。左栏单列的列表模式更适合这种排序功能,不会由于多列的图标模式导致混乱。而右侧完全把当前左栏移过去,改为图标模式,置顶功能实现二级收藏,分类排序搜索实现三级收藏。

按照一贯风格,答案出来了就可以给出下一题了。

Reply View the author
猫粮
deepin
12 hours ago
#17
没事儿瞎转悠

openkylin的启动器做的挺好,就是它启动器各部分是分开的,不是像gnome那样凑成一个逻辑上的“所有应用”。右侧收藏去除,仅保留左侧,然后放大扩展到整体区域,依然有完整的启动器功能。并且置顶功能可以实现二级收藏,排序和分类搜索可以实现三级收藏。这样原有的收藏区域就不是不可或缺的。

就像现在的deepin启动器,左右栏互换图标风格位置,我的常用和最近安装 在 左边窄竖栏 以列表形式排序,右侧 带置顶和分类和搜索功能的所有图标 以图标形式出现。更符合现在这个设计想要实现的效果。我的常用改为最近使用。

调整方案如下:左栏列表模式,分为两部分。上面一部分是“最近使用”,按时间展开几个最近使用过的程序。按时间的方式可以锚定记忆中的打开顺序,提供打开最近关闭的程序的功能。下面一部分是“最近安装”,提供将最近安装的程序快捷置顶的功能。左栏单列的列表模式更适合这种排序功能,不会由于多列的图标模式导致混乱。而右侧完全把当前左栏移过去,改为图标模式,置顶功能实现二级收藏,分类排序搜索实现三级收藏。

按照一贯风格,答案出来了就可以给出下一题了。

用用就知道了,没有一项是多余重复的,右侧尤为重要。

Reply View the author
没事儿瞎转悠
deepin
12 hours ago
#18
猫粮

用用就知道了,没有一项是多余重复的,右侧尤为重要。

作为发行版观光团的一员,体验过openkylin2.0.我意思不是说右侧没用,只是觉得左侧放到右侧位置也能实现右侧的功能。有点重复。不是说右侧不好。或者把放到右侧收藏的图标从左侧移出,这样更好一点。这样在查找其他应用的时候会快一些,已经出现在右侧的图标不会反复出现。

Reply View the author
猫粮
deepin
10 hours ago
#19
没事儿瞎转悠

作为发行版观光团的一员,体验过openkylin2.0.我意思不是说右侧没用,只是觉得左侧放到右侧位置也能实现右侧的功能。有点重复。不是说右侧不好。或者把放到右侧收藏的图标从左侧移出,这样更好一点。这样在查找其他应用的时候会快一些,已经出现在右侧的图标不会反复出现。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两边当做一个整体,左边放到右边左边就不再显示。但是我还是那句话,你用久了就知道了,这样设计是有意义的,win10也是这个模式,右边只是相当于快捷方式,当你右边固定了几十个应用之后,你很容易忘记要找到东西到底是在左边还是右边,这时候我可以在左边按字母排序直接找得到,如果左边不显示了,那就还得想想那个东西是在左边还是右边了。

我deepin,麒麟都是每天高强度使用的,可以很负责的说这个模式就是最舒服的了,deepin那个开始菜单一坨屎我压根不想点开用,没法用,只能把要用的app全放桌面了。

mmexport1744085140530-167858690.jpg

我以前3.0的截图,更多的时候右边摆了很长很长。

(对,3.0也把deepin砍了的分栏任务栏做得更好了)joy

Reply View the author
没事儿瞎转悠
deepin
9 hours ago
#20
猫粮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两边当做一个整体,左边放到右边左边就不再显示。但是我还是那句话,你用久了就知道了,这样设计是有意义的,win10也是这个模式,右边只是相当于快捷方式,当你右边固定了几十个应用之后,你很容易忘记要找到东西到底是在左边还是右边,这时候我可以在左边按字母排序直接找得到,如果左边不显示了,那就还得想想那个东西是在左边还是右边了。

我deepin,麒麟都是每天高强度使用的,可以很负责的说这个模式就是最舒服的了,deepin那个开始菜单一坨屎我压根不想点开用,没法用,只能把要用的app全放桌面了。

mmexport1744085140530-167858690.jpg

我以前3.0的截图,更多的时候右边摆了很长很长。

(对,3.0也把deepin砍了的分栏任务栏做得更好了)joy

这么用很经典。我是任务栏固定常用的,启动器收藏放可能有用的,剩下几乎用不到的就不管了。任务栏和启动器固定的不重复。桌面删除所有图标仅放文件。可能跟我用的应用少有关系吧。一个wps图标,一个微信、钉钉、obsidian、终端、设置、文件管理器、文本编辑器、virtualbox、百度网盘、应用商店、浏览器等放到任务栏、AI。或许有用的放到启动器收藏或首页。其他几乎不用的就不管在哪个旮旯了。

Reply View the author
1 / 2
To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