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怎么看懂,是不是说不要把颜色搞得太花哨了?
额,我就是做设计的,不说满腹经纶,起码也略懂基础,你上面百度ai说的基本就是胡说八道。
从你的意思来说,macos26想必是最好的设计了,毕竟他就只剩下形状,然而事实是macos26的液态玻璃图标是最失败的设计,没有之一,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deepin目前设计最大的毛病就是滥用高饱和度颜色,哪哪都是高饱和的颜色,完全没有重点,次要之分,解决这个就完事了,至于终端大红色那种例子,实际上99%用deepin的人都是靠那一片红色认出这个是终端的,而不是里面的符号,这纯属得靠日常长时间使用来分辨,设计什么都是没用的。
麒麟sp2的统一设计是我目前最满意的,全局设计统一,颜色不燥不浅,重点色明显,功能图标(系统ui,例如任务栏右下角那种)点线面统一。
额,我就是做设计的,不说满腹经纶,起码也略懂基础,你上面百度ai说的基本就是胡说八道。
从你的意思来说,macos26想必是最好的设计了,毕竟他就只剩下形状,然而事实是macos26的液态玻璃图标是最失败的设计,没有之一,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deepin目前设计最大的毛病就是滥用高饱和度颜色,哪哪都是高饱和的颜色,完全没有重点,次要之分,解决这个就完事了,至于终端大红色那种例子,实际上99%用deepin的人都是靠那一片红色认出这个是终端的,而不是里面的符号,这纯属得靠日常长时间使用来分辨,设计什么都是没用的。
麒麟sp2的统一设计是我目前最满意的,全局设计统一,颜色不燥不浅,重点色明显,功能图标(系统ui,例如任务栏右下角那种)点线面统一。
你这个图片确实比deepin好多了。看起来辨识度要高一些。比较讨厌deepin的,什么都是方方正正的。计算器为什么不是长方形的呢,现实生活中有这么方正的计算器吗。搜索为什么不是一个透明的放大镜呢,搞个白底是指画在纸上的放大镜?蓝色的文件夹在我看来怎么更像一封信。应用商店的那个挂绳辨识度那么差,这是公文包?
虽然我不是设计的,作为一个使用者的角度,都明白:小图标特别强调形状,大图标无所谓。
当需要在各个应用程序之间切换的时候,我的鼠标就呆在那里,不知道选啥,认不到。两下一呆,思维又断了。说到底,电脑不是手机,拿来工作的(特别是linux系统,啥娱乐都没有)。
说句不好听的。像这种的,还不如不要图标,直接显示汉字,我都可以快个几秒钟找到它。而这几秒钟,在使用上,就非常流畅了。说到这,忽然来了一个念头:设计光好看没用,它得像好的系统一样必须流畅,也就是你说的统一,还有辨识度(设计的东西要贴近生活,让人一眼就明白含义)。
不舒服,非常的不舒服。用了两年了。就是做不到一眼认出它是个啥
你这个图片确实比deepin好多了。看起来辨识度要高一些。比较讨厌deepin的,什么都是方方正正的。计算器为什么不是长方形的呢,现实生活中有这么方正的计算器吗。搜索为什么不是一个透明的放大镜呢,搞个白底是指画在纸上的放大镜?蓝色的文件夹在我看来怎么更像一封信。应用商店的那个挂绳辨识度那么差,这是公文包?
虽然我不是设计的,作为一个使用者的角度,都明白:小图标特别强调形状,大图标无所谓。
当需要在各个应用程序之间切换的时候,我的鼠标就呆在那里,不知道选啥,认不到。两下一呆,思维又断了。说到底,电脑不是手机,拿来工作的(特别是linux系统,啥娱乐都没有)。
说句不好听的。像这种的,还不如不要图标,直接显示汉字,我都可以快个几秒钟找到它。而这几秒钟,在使用上,就非常流畅了。说到这,忽然来了一个念头:设计光好看没用,它得像好的系统一样必须流畅,也就是你说的统一,还有辨识度(设计的东西要贴近生活,让人一眼就明白含义)。
不舒服,非常的不舒服。用了两年了。就是做不到一眼认出它是个啥
换主题吧,用原来老的还可以,新的是越来越骚是事实。
额,我就是做设计的,不说满腹经纶,起码也略懂基础,你上面百度ai说的基本就是胡说八道。
从你的意思来说,macos26想必是最好的设计了,毕竟他就只剩下形状,然而事实是macos26的液态玻璃图标是最失败的设计,没有之一,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deepin目前设计最大的毛病就是滥用高饱和度颜色,哪哪都是高饱和的颜色,完全没有重点,次要之分,解决这个就完事了,至于终端大红色那种例子,实际上99%用deepin的人都是靠那一片红色认出这个是终端的,而不是里面的符号,这纯属得靠日常长时间使用来分辨,设计什么都是没用的。
麒麟sp2的统一设计是我目前最满意的,全局设计统一,颜色不燥不浅,重点色明显,功能图标(系统ui,例如任务栏右下角那种)点线面统一。
只能说还比较整体,但细碎了些。
形形色色,形前色后。要么线条构成形,要么色彩构成形。deepin和麒麟的图标我都不太喜欢,因为它们滥用颜色过渡,不仅没有凸现形反而有涂抹模糊感。苹果的透明图标也是一样,滥用颜色过渡。这种图标放大了还能看清,缩小了就看不清。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是形前色后。要么线条绘构形,要么色彩绘构形,脱离了形,单纯的色彩图标不能实现分辨效果。文字也是形。

感谢lz分享
Popular Events
More
deepin的图标设计,花花绿绿的,非常噪。最主要的一点是,无法第一时间根据图标确定看到的是啥。拿“终端”这个图标来说吧,首先接受到的是大片的红色,其次是“>_”,很明显白色竞争不过红色,这就是典型的颜色>线条。但“红色-->终端”这种的映射显然会造成“分辨率”过低,而“形状-->终端”更符合大脑运作机制。
(才疏学浅,表达能力不好,希望大家能意会我上面说的。)
我的建议是,稍微激进一些,彻底淡化颜色而突出形状,也就是“透明毛玻璃”效果。我想说的是,学别人不丢人,谁叫人家是建立在心理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呢。
当然,现在设计的这套也有保留的必要。我依稀记得,婴儿是颜色敏感大于形状敏感的。生活中也遇到一个60岁老女人把新家装修得花花绿绿的。
最近论坛上对于系统图形设计这块吐槽的不少,而我很早之前也说过相同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做系统的,总要去兼容各种软件,那么图形设计也得兼容一下吧。毕竟,我可是站在科学的制高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