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要不要调整一下行距啥的,虽然同意你的观点,但看着真的有点累。
对了,我是龙芯游览器。
能不能不要喷不可变系统,单纯是deepin自己不给开关的好吧,别人都有。🙄
楼主简直就是我的嘴替
deepin现在急需解决的是给磐石一个可视开关+解决稀烂的系统应用依赖,这俩问题不解决,只是一味地搞没用的UI动画和AI就是史上雕花。
楼主简直就是我的嘴替
对你这名字好奇,你想要linux微信更新什么?有什么重要功能是别的版本有,linux微信没有吗?

能不能不要喷不可变系统,单纯是deepin自己不给开关的好吧,别人都有。🙄
建议你可以再仔细看下,不是喷不可变系统不好。
不可变系统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技术思想,只是Deepin在没有梳理清楚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贸然把多少年来约定成俗的系统空间和用户空间混用的部分做了不可变,这部分对用户非常不友好。
我还是支持mac、NixOS的那种做法。要么像MacOS那样,把系统空间和用户空间梳理清楚,分开存储,只对系统空间做不可变;要么像NixOS那样,从系统底层设计,所有软件包通过可配置方式放入私有仓库,用特定工具影响不可变系统(nix-shell),只是用户不能自己修改不可变空间,从而让不可变对用户空间影响降到最低。这样,即使不给磐石系统的开关也无可厚非。
你看MacOS、NixOS,也没多少用户成天喊着要有个开关给不可变关了不是。单纯是产品决策问题。眼下没有梳理清楚的情况下,给个开关是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我也支持

对了,你要不要调整一下行距啥的,虽然同意你的观点,但看着真的有点累。
对了,我是龙芯游览器。
重新调整了下,感谢建议😃
建议你可以再仔细看下,不是喷不可变系统不好。
不可变系统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技术思想,只是Deepin在没有梳理清楚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贸然把多少年来约定成俗的系统空间和用户空间混用的部分做了不可变,这部分对用户非常不友好。
我还是支持mac、NixOS的那种做法。要么像MacOS那样,把系统空间和用户空间梳理清楚,分开存储,只对系统空间做不可变;要么像NixOS那样,从系统底层设计,所有软件包通过可配置方式放入私有仓库,用特定工具影响不可变系统(nix-shell),只是用户不能自己修改不可变空间,从而让不可变对用户空间影响降到最低。这样,即使不给磐石系统的开关也无可厚非。
你看MacOS、NixOS,也没多少用户成天喊着要有个开关给不可变关了不是。单纯是产品决策问题。眼下没有梳理清楚的情况下,给个开关是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我也支持
你也没有看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是只有deepin是这样自以为是的固执。麒麟那边也是要按上头要求搞不可变系统的,目前不可变系统尚未迭代成熟,人家就直接随着上线了设置里面的维护模式开关。而deepin要论坛工作人员跟着每个人回帖贴关闭命令,看着都心疼,这是个态度问题。

你也没有看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是只有deepin是这样自以为是的固执。麒麟那边也是要按上头要求搞不可变系统的,目前不可变系统尚未迭代成熟,人家就直接随着上线了设置里面的维护模式开关。而deepin要论坛工作人员跟着每个人回帖贴关闭命令,看着都心疼,这是个态度问题。
没错,我非常赞同,这下理解了
重新调整了下,感谢建议😃
客气了,你说的很不错,用心了。

楼上说的对,在磐石没有成熟之前,就锁了用户配置软件的目录相当难受

意淫用户需求
好熟悉的语句。

同意。
话糙理不糙,我只是看看帖子好像话也不糙
问题的关键,关键问题是🐶 ,没有区分用户和系统的界限,这样安装软件确实会不方便。

建议你可以再仔细看下,不是喷不可变系统不好。
不可变系统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技术思想,只是Deepin在没有梳理清楚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贸然把多少年来约定成俗的系统空间和用户空间混用的部分做了不可变,这部分对用户非常不友好。
我还是支持mac、NixOS的那种做法。要么像MacOS那样,把系统空间和用户空间梳理清楚,分开存储,只对系统空间做不可变;要么像NixOS那样,从系统底层设计,所有软件包通过可配置方式放入私有仓库,用特定工具影响不可变系统(nix-shell),只是用户不能自己修改不可变空间,从而让不可变对用户空间影响降到最低。这样,即使不给磐石系统的开关也无可厚非。
你看MacOS、NixOS,也没多少用户成天喊着要有个开关给不可变关了不是。单纯是产品决策问题。眼下没有梳理清楚的情况下,给个开关是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我也支持
苹果公司的Macintosh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具有类似于“国产系统”所谓的“不可变系统”的功能,但其设计理念截然不同 ^2^。苹果公司清晰地界定了系统的管控范围,避免越俎代庖,替用户做“我为了你好”式的决定 ^2^。其类似功能仅限于保护系统核心不被随意更改,并且这种保护机制——系统完整性保护(SIP)——是可以被用户通过终端命令关闭的 ^2^。 这体现了合理的权限管理:只有具备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用户,理解并使用终端命令后,才能做出更改系统设置的决策 ^2^。而某些“国产系统”的“不可变系统”设计则显得有些“东施效颦” ^2^,其设计者固执己见,坚持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正确的 ^2^,忽视了用户体验和实际需求。最终,用户会用实际行动(市场占有率)来评价这些系统的优劣 ^2^。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苹果的SIP可以关闭,其关闭方式也并非易事,例如需要进入恢复模式操作 ^1^,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误操作的难度,保障了系统安全。

苹果公司的Macintosh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具有类似于“国产系统”所谓的“不可变系统”的功能,但其设计理念截然不同 ^2^。苹果公司清晰地界定了系统的管控范围,避免越俎代庖,替用户做“我为了你好”式的决定 ^2^。其类似功能仅限于保护系统核心不被随意更改,并且这种保护机制——系统完整性保护(SIP)——是可以被用户通过终端命令关闭的 ^2^。 这体现了合理的权限管理:只有具备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用户,理解并使用终端命令后,才能做出更改系统设置的决策 ^2^。而某些“国产系统”的“不可变系统”设计则显得有些“东施效颦” ^2^,其设计者固执己见,坚持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正确的 ^2^,忽视了用户体验和实际需求。最终,用户会用实际行动(市场占有率)来评价这些系统的优劣 ^2^。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苹果的SIP可以关闭,其关闭方式也并非易事,例如需要进入恢复模式操作 ^1^,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误操作的难度,保障了系统安全。
👍👍 👍
如果有的选,我更倾向于MacOS这种形式,核心系统和用户空间隔离开,不要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核心系统部分怎么做安全加固都不过分。如果没得选,至少也得是NixOS这种形式,给用户一个“通用”的接口或开关,让用户低成本的把不可变系统用起来
是啊,已经发现很多应用不是安装到/opt,而是安装到/usr/share下了。为了使用EasyConnect,我把磐石关了。
能不能不要喷不可变系统,单纯是deepin自己不给开关的好吧,别人都有。🙄
不可变给开关了哦,但是有没有不可变都对基础体验没什么影响
Popular Ranking
ChangePopular Events
More
最近做了社区的一个关于新系统的反馈问卷,其中有一个问题“您希望未来的 deepin 版本增加或完善哪些具体功能?”,给了几个选项:AI集成、游戏性能优化、跨终端协同、子系统支持,其他。稍微思考了下,还是选择了其他,因为我认为这都不是deepin现在的当务之急。表面上看,这些选项紧跟潮流,贴合热门技术和方向,但实际上都是“锦上添花”,但现在的deepin真的到了‘锦’的阶段了么?贴一段当时在问卷中的反馈,某些观点可能很主观、很片面甚至很偏激,供大家批判:
反馈原文如下:
“说实话,上面这些都不是当务之急,都属于锦上添花的功能。但是现在连“锦”其实都还不具备。从deepin15到现在deepin25,前后用Deepin作为日常办公开发的主力系统也好多年了,毫不客气的讲:“deepin从未把用户体验、用户需求当做核心发展方向”。几乎每一次版本迭代、功能增加都是在“意淫”用户需求,远的就不说了,最近的这个磐石系统,初衷是好的,也是当前操作系统的热门研究方向,但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引入这个系统对你们认为的改善系统稳定性的价值增量到底有多大?而由此带来的用户成本、习惯变革的成本有多大?追求一个新技术和带来的用户极差体验到底孰轻孰重,ROI到底有多高?产品每做一个需求,到底是为了满足技术开发人员追求卓越前沿技术的满足感甚至是虚荣心?还是真的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真的为用户好?
其实大家可以参考下隔壁MacOS,同样也有不可变操作系统的部分,同样是大量开发人员在用,但丝毫没有影响到用户体验,至少用户不至于装个应用要手动改代码去?为啥呢?因为人家对自家系统的架构、功能区划分梳理的门清儿,从系统架构上,核心系统和用户层系统的空间划分非常清楚,不可变系统只对核心系统组件空间生效,对用户空间完全没啥影响,人家这才叫为了增加系统稳定性才上的不可变系统。
咱看看deepin干了啥,没有梳理清楚核心系统和用户空间部分,盲目就把/usr这种系统和用户空间混用的挂载点做了不可变挂载。做这个决策前,你们有调研过有多少类Unix的应用约定成俗的使用这些空间做默认配置或存储么?你们清楚做这样一个操作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么?咱改不了行业某些多少年来已经约定成俗的默认习惯,咱先把自己系统在这些空间的组件梳理清楚(自己开发的系统,这个只是时间问题,不会是技术难度),单独存储挂载,然后再上磐石系统做加固是不是更好?这样系统创新点有了,自主技术储备有了,上了更前沿的技术,也没有造成用户困扰,总比咱这为了追求加个新的技术点,在不考虑损失的情况下,无脑硬上强吧!
我还是那个观点,增加和完善功能是为了锦上添花,不是为了屎上雕花。扪心自问,Deepin历年来出现的几次大面积系统不稳定的情况,从来不是说用户动了某些核心系统文件导致的系统崩溃吧,也不是说某些恶意软件修改系统文件导致的用户损失。反而看下来,更多是因为各种:发版测试不到位,缺乏质量管理、缺乏版本变更流程、缺乏用户体验打磨和调研才造成的。那么我就想知道,现在强行上线一个不方便用户的磐石系统,还不给用户便捷的开关功能,这个需求决策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作为linux用户,我乐意看见任何新功能的上线,哪怕我十年八年用不到它。但是,新上线的任何新功能,都不应该给用户带来干扰,不应该带来大面积稳定性问题,甚至是“强*”用户。
咱这是个操作系统,承担的是最底层的用户体验,不是个客户端产品大不了推倒重来。真心希望deepin团队做每一个产品决策,发展方向的时候,多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下:用deepin的是什么群体?用UOS的是什么群体?用linux的是什么群体,就用windows和MacOS又是什么群体?不要为了“炫技”“虚荣心”“满足感”,拍脑袋的就下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决策。如果你们只是把deepin当做一个“凑信创热闹”、“大号玩具”的定位去做产品,现在的产品决策无可厚非,创新嘛,试验嘛,用户体验不重要,那当我没说。如果deepin真的希望向跻身一流操作系统的定位去做,对用户体验的把控真的也是是当前需要尽快调整的方向之一,拍脑袋规划产品,意淫用户需求不是一次两次了,盲目决策的结果必定会被反噬。”
其实除了磐石这个问题,很多广大用户最朴素的产品期待,甚至是行业通识和成熟很多年的的基础功能,Deepin到现在都还没有或不稳定:
还有好多诸如此类的,非常非常基础、低级的基本盘问题没法一一列举,好多不完善的地方,咱都没有规划去解决、去完善、一味去寻求“新刺激”,这样是否真的是正确决策呢?供大家思考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