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deepseek就是这么强,拿着不知道拿来的结果张口就开喷
前面拿着鲲鹏说事,后面偷偷换飞腾,好,现场给你跑分
龙芯 3A6000 没开图形界面仅SSH 7z 跑分
鲲鹏920/8 开着图形界面,背后挂微信QQ火狐和YesPlayMusic 7z跑分
考虑到超线程,准备重新跑一下数据
龙芯3A6000 单核比鲲鹏920 强10% 确实有强,但是用这10%讲arm单核烂,龙芯单核强有些牵强
国家总局是什么局?
国产桌面CPU里面性能排行第一是海光,第二是龙芯,然后才是其他,这个是公认的。
今年以来,广东、江苏、浙江等多地加码信创采购政策,仅某省公布的政务云升级项目就涉及超10万台国产服务器。华为鲲鹏因“全国产化”标签成为招标赢家,但近期该省某部门却被曝出系统迁移延期,其原因竟是因为采购的华为泰山服务器因指令集缺失,导致政务审批平台频繁崩溃,原定三个月上线的项目拖了半年仍未完工。
当政策驱动的采购潮撞上ARM架构的“先天缺陷”,国产化替代的“卡脖子”危机正从芯片制造向软件生态蔓延。
真正让业务停摆的,是ARM架构指令集残缺的问题。某政务平台使用的AI审核模块依赖AVX2指令加速,而鲲鹏920的指令集仅支持到NEON,性能差距立现。华为提出用“毕昇编译链”重写代码,但要求提交全部源码;若选择自行适配,团队需投入半年时间重构逻辑。项目负责人也是,“这哪是国产化?简直是技术绑架!”。
此类问题在其他行业也有类似。圈内金融业的朋友反馈,ARM服务器对Oracle数据库兼容性差;还有某能源企业发现工业控制软件在鲲鹏环境跑不满性能......ARM所谓的“断代式创新”,最终还是将信创的代价转嫁给了用户。(以上内容说明没有自主指令集架构的芯片都是伪自主)
国产化替代需要真实较量,而非政策盆景
当前,信创产业发展已进入2.0时代的全面落地期,各行各业信创替代也如火如荼。然而类似某省的政务云“翻车”事件也并非个例,倘若我们一味追求国产化率指标,忽视技术生态的现实差距,政策红利只会催生出一批“为ARM而ARM”的面子工程。真正的自主创新,需要允许龙芯LoongArch、申威Alpha等多元架构竞争,更要打破厂商借“国产”之名行垄断之实的潜规则。
(我一直就说,科技企业就是凭本事吃饭,没有硬核技术,再牛的企业也会翻车,芯片指令集不是吹口气就能成功的,龙芯可是啃馒头啃20年做出来的,以后就是龙芯服务器和桌面电脑的天下,华为笔记本不采用龙芯芯片,会连续翻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