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翻看了大家的留言之后,我们发现其实国产操作系统堪称一个“矛盾综合体”,因为政策推广的关系,它们一直都不乏深度用户,但同时又和广大普通PC用户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当然,从生态来说,统信,也就深度系统的软件生态要更完善一些,社区的活跃度也更高。开放麒麟就稍微要弱一点,硬件优化方面做得没有那么到位。
事实上,深度的上游,也就是UOS的全称正是“中国联合操作系统”,但显然,即便它叫了这么大的一个名字,也并没有真正将国产系统整合起来,统信和麒麟依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整合成一个单独的系统,劲往一处使呢?深究其原因,背后厂商之间的商业角力才是关键
要知道,国产PC系统的开发商也不是“为爱发电”,各家也是有自己的商业版本,麒麟和UOS还都有服务器版本。而我们可以直观接触到的社区版,其价值既是响应Linux的开源共享号召,更是一个划分初级用户的护城河,用惯了深度系统的用户,在考虑商用国产系统时,自然会更优先选择统信UOS。所以这个问题就类似于手机厂商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不同的UI级操作系统,哪怕它们都基于安卓大版本,原因也大抵相同。
但之所以能玩,最根本的原因是Steam作为游戏应用的分发平台,率先下场亲自做了Proton兼容层,让Linux内核以接口模拟的形式运行Windows游戏,而且做到了很高的转换效率,严格来说国产系统只是“捡现成”而已。
[国产操作系统为何被称为“矛盾综合体”] https://mp.weixin.qq.com/s/ouPBQrg7AG9so3-PG_3U0A
我记得UOS的全称不是叫“统信操作系统”吗?
统信的全称是Union Tech ,统一信创,Union就是联合的意思
自然UOS也可以叫做“联合操作系统
哪个顺手用哪个就行
笑点解析,UOS是deepin的上游
后来,事实如此。比如紧凑模式等,也是uos先有的。
Popular Ranking
Popular Events
[国产操作系统为何被称为“矛盾综合体”]
https://mp.weixin.qq.com/s/ouPBQrg7AG9so3-PG_3U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