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Deepin
deepin
2014-08-30 20:45 我觉得现在的安装方法已经相当简单了,并不比windows难,但是linux的小众,让大家愿意去使用它就需要比windows更加简单风险更低的安装。这一点可以理解。
但是linux安装失败率比windows高,应该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硬件厂商都是贴向于windows的标准来制造硬件的。
那么问题来了:通过简化安装过程就一定能从软件层面降低硬件兼容所带来的难度和风险吗?
比如,使用esayBCD作为核心,如果easyBCD本身并不能解决硬件的问题,那么无论以它为原料做出任何的软件都是不能【绕过】硬件的问题的。事实情况是,连easyBCD都无法做到100%的成功率,论坛里还是有很多失败的例子。
这显然是没有绝对把握的,这是一个投入和期望不匹配的工作,即使做出了这个软件,维护它所需要的技术、精力还有硬件上带来的被动都是极难克服的。相较之下,使用虚拟机反而成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但是linux安装失败率比windows高,应该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硬件厂商都是贴向于windows的标准来制造硬件的。
那么问题来了:通过简化安装过程就一定能从软件层面降低硬件兼容所带来的难度和风险吗?
比如,使用esayBCD作为核心,如果easyBCD本身并不能解决硬件的问题,那么无论以它为原料做出任何的软件都是不能【绕过】硬件的问题的。事实情况是,连easyBCD都无法做到100%的成功率,论坛里还是有很多失败的例子。
这显然是没有绝对把握的,这是一个投入和期望不匹配的工作,即使做出了这个软件,维护它所需要的技术、精力还有硬件上带来的被动都是极难克服的。相较之下,使用虚拟机反而成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Reply Like 0 View the author


中文 
国内很多用户没有尝试deepin的原因,是因为装一个linux系统还没有简单到装一个普通应用软件那样,能够随装随卸,零风险零残留。现在deepin提供的安装方案至少是需要看安装教程的(如果之前没有装过系统),至少是需要一个U盘的(即便刻盘已经做得如此简单),至少是存在数据丢失风险的(普通用户可不懂什么分区,直接选一个分区安装,然后就没了),至少在装完后回不来的(无法一键卸载且不影响windows引导),所以他们没有理由去尝试一个这样的产品。
而wubi安装模式则不存在以上提到的所有问题。wubi模式被废弃的根本原因是其采用了文件来模拟硬盘,这种模式必然导致文件系统的脆弱性和读写性能的低下。一般推荐的系统安装模式是分区安装。如果我们能够延续wubi的操作模式而将后端的实现转变为自动分区安装,既能继承其所有优点,又能避免其原有的一系列问题,何乐而不为?
易用性决定普及率。如果deepin是做给普通用户使用的,建议把安装工作真正的简化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化刻U盘这个步骤上。没有教程的产品才是大众产品。
使用全新的实现方式来开发一个类似于wubi操作习惯的一键Deepin安装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简单说一下windows下一键安装Deepin工具的实现思路:
1、操作习惯。前端界面操作习惯继承wubi模式或进一步简化,因为这种操作模式真的是易用性非常高。
2、空间分配方案。后端使用压缩分区而不是创建硬盘镜像的方式来分配空间。类似于windows7下的磁盘管理工具的“压缩分区”功能,其实就是把还未有数据占用的空间给分配出来。这种方式能够保证用户数据的无损,确保零风险。
3、引导选择。安装引导采用先进NT loader再进grub,继承wubi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原因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win是不可取代的主力系统,而linux则是一个新的尝试,由于不熟悉等因素,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包括引导损坏。这时必须保证windows引导不受影响,这样即便出现情况,用户也可以回win重装linux,否则用户会感觉极其缺乏安全感。
4、卸载模式。提供在windows下面一键卸载的方案,前端操作习惯同样继承自wubi而后端实现则采用分区收回并删除win中linux引导的策略。让用户能够“进的去,出的来”,这样用户才感觉今后有机会可以再次尝试,如果好的话甚至逐渐迁移过来。说白了,用户留在这个系统,必须是因为觉得好,而不是因为卸载不掉。
限于技术水平,只能提这么多了。我目前是用EasyBCD手动实现了上述方案,感觉相当不错,心想如果有一个好用的工具能够把整个流程自动化就好了。如果deepin能够做出这样足以取代wubi的一键系统安装工具,整个中国linux市场局势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