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换了主板(芯片组),原来硬盘上的Linux还能用
Tofloor
poster avatar
xliang9550
deepin
2014-01-13 08:16
Author
如题,对于Windows系统,磁盘控制器变了(包括同样的芯片组,在RAID/AHCI/IDE模式之间切换)就不能启动了。

最近一台老笔记本挂了,硬盘装到工作站上,不仅进了系统,而且在线更新了一些驱动就能正常使用,适应性甚至胜过Windows PE。我想问一下关于Linux启动的时候是怎样识别硬盘控制器并加载驱动的。

(前几天突发奇想,想做个Win8随身碟玩玩,结果插到新电脑上开机直接提示重新激活,我当时就二了……)
Reply Favorite View the author
All Replies
poloshiao
deepin
2014-01-13 15:38
#1
为何换了主板(芯片组),原来硬盘上的Linux还能用
Ubuntu 把常用的硬件驅動模組都打包在 Linux kernel
所以 可能剛好你的硬件剛好可以在硬盤上的 Linux Kernel 內找到合適的驅動模組
所以可以開機
怎样识别硬盘控制器并加载驱动的
一般是 自動識別 自動安裝 不需手動安裝
看看 下述指令 有沒有 driver in use 項目
如果有 表示已安裝
(有些裝置不必驅動 沒有 driver in use)
從終端機
編輯/設定組合偏好設定/捲動方式/無限制 打勾
1. 硬件裝置及軟件
sudo lspci -nnvv
兩個 n 兩個 v
2. USB 移動裝置及軟件
sudo lsusb -v
Reply View the author
dxqwx1
deepin
2014-01-13 16:39
#2
这恐怕也是linux系统启动比win系统启动慢的原因所在..........
Reply View the author
bareye
deepin
2014-01-13 17:21
#3
这恐怕也是linux系统启动比win系统启动慢的原因所在..........
额。。。。这也能往这方面扯。。。? 不要随口这么一说了,很让人反感。。。要比较,去百度,或者google吧
Reply View the author
cxbii
deepin
2014-01-13 17:44
#4
驱动的问题吧
Reply View the author
woodelf
deepin
2014-01-13 17:56
#5
Ubuntu这一类通用Linux发行版,内核和initramfs中本来就带了大量驱动模块,而在启动时,会自动探测硬件并加载需要的模块(动态地),所以具有很好的适配性能。而硬盘控制器等基础支持应该是编入内核而不是编为模块的,但是Ubuntu把如文件系统支持和硬件及外设支持编为了模块,所以Ubuntu的内核模块目录大小让我不忍直视……
这也是为何Ubuntu的LiveCD在绝大多数计算机都能正常运行,Ubuntu的安装过程本质也只是把ISO中的filesystem.squashfs解压到目标分区。
在我自己编译的内核中,我只会把自己需要的模块编入内核,所以我自己的内核是不具有通用性的。
但是,在你的这种情况下,在进了系统以后需要运行下
  1. update-initramfs -c -k all
Copy the Code
重新生成一份initramfs,以确保所有必要的模块都能在开机时正确加载。
Reply View the author
fredy4212
deepin
2014-01-14 08:36
#6
我只印象中Windows會將驗證寫在主機板裡,所以Windows換版後是無法使用的
Reply View the author